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对纠正后裁决不服是否有申诉权问题的复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20 00:34:31  浏览:993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对纠正后裁决不服是否有申诉权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对纠正后裁决不服是否有申诉权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


河南省劳动厅:
你厅《关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对更正裁决不服是否有申诉权问题的请示》(豫劳裁〔1996〕01号)收悉,经与最高人民法院协商,现函复如下: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对未向法院起诉,已发生法律效力而且确实有错误的裁决书,通过监督程序予以纠正。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就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或具体裁决意见等予以纠正并重新作出新的裁决,当事人对该裁决书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仲裁裁决书中的笔
误,在制作该裁决书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补正后,若不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当事人仅就此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996年7月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济南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若干规定

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


济南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若干规定
济南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以书面证照或其他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确认其取得某种资格的行政行为。主要包括:审批、许可、批准、资质认证、核准、登记注册、同意等。
第三条 行政审批的设定和实施必须符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第四条 行政审批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设定,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审批。
市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和制定政府规章设定行政审批事项的,政府法制机构应当进行论证。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或关系重大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听证制度。
第五条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审批。
实施行政审批的部门应当公开审批的内容、条件、程序、时限、结果及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等,并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有关信息、资料。
第六条 对符合法定条件、手续完备的行政审批事项,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理,不得无故拖延或拒绝办理。
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明确规定,不得强制进行领取证照前的培训。
第七条 政府有关部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应当实行“一个窗口”办公,推行接件人和办件人分离制度,由接件处室或接件人统一对外接件、对内催办,办件人不得私自接触申请人。
第八条 多个审批事项相关联的或一个审批事项涉及多个部门的,应当实行“一站式”联合办公,由主办部门统一受理,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审批。
第九条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的明确规定,行政审批不得作为工商注册登记的前置条件。
第十条 行政机关应将办事效率作为对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考核。
第十一条 凡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政府各部门一律不得继续审批。
清理中瞒报、漏报的行政审批事项,视为自行取消,必须停止审批。
第十二条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
监察部门和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加强对行政审批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行政审批事项及时进行清理,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取消。
监察部门和政府法制机构应当设立投诉电话。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有权投诉、检举违反行政审批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监察部门或政府法制机构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并由监察部门视情节轻重对部门负责人及其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擅自设立或实施行政审批的;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手续完备的行政审批申请,无故拖延或拒绝办理的;
(三)无法律、法规、规章作依据,强制进行领取证照前培训的;
(四)办件人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中,私自与申请人接触并谋取利益的;
(五)对于行政审批事项,部门之间相互争抢、推诿,强制申请人分别办理相关手续的;
(六)无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将行政审批作为工商注册登记前置条件的;
(七)瞒报漏报、继续执行已经废止的行政审批事项,或将清理后改为备案的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实行事前审批的。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2001年2月5日

海南省审批内资各类企业进出口经营权试行办法

海南省政府


海南省审批内资各类企业进出口经营权试行办法
海南省政府


办法
为了加快海南外向型企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投资开发海南岛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一、内资各类企业享有进出口经营权应当具备的条件。
(一)外贸企业:
1.有企业名称、章程和进出口商品目录;
2.有自有资金、固定场所和开展业务所需的基本条件;
3.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法人代表和相应的经营业务人员;
4.经济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5.有相应的出口货源和出口渠道;
6.承担国家创汇任务,企业开业后第三年出口额应达到一百五十万美元。
(二)生产企业:
1.有企业名称、章程和进出口商品目录;
2.有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最低不得少于三十万元人民币)、固定场所和开展业务所需的基本条件;
3.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法人代表和相应的经营业务人员;
4.有自产的产品或者生产基地;
5.经济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三)其他企业享有进出口经营权应当具备的条件,参照上述生产企业的条件办理。
二、内资各类企业进出口经营范围。
(一)外贸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审批核准后的经营范围和进出口商品目录经营。生产企业和其他企业限于出口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和使用内地的原材料、半成品经本企业加工增值百分之二十以上的产品;进口本企业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货物;
(二)生产企业不得经营国家规定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一类进出口商品和被动配额管理商品以及输往港澳的鲜活冷冻商品;
(三)凡计划管理和许可证管理商品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申领计划、许可证。
三、对内资各类企业进出口的管理。
(一)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必须在进出口业务上接受省贸易厅的指导和监督,按规定定期报送有关业务报表。省属企业报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汇总报省贸易厅,各市、县的企业报市、县外经委(经贸局)汇总后报省贸易厅。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者中止其进出口经营权:
1.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严重逃汇的;
2.产品质量低劣,对外造成恶劣影响的;
3.未经批准,超越经营范围的;
4.倒卖进口物资、批文、许可证,扰乱市场的;
5.弄虚作假骗取退税的。
四、审批部门与审批程序。
(一)内资各类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授权省贸易厅审批。
(二)申请进出口经营权时,各类企业按照其归属,分别由省主管部门或市、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省贸易厅审批。
(三)申报时应当提供下列文件、证件:
1.企业章程;
2.经营范围、进出口商品目录;
3.企业产品目录、生产规模、外销比例、进口货物(未投产企业可提供可行性报告);
4.由财政部门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企业自有资金证明;
5.省或者市、县主管部门意见。
五、省贸易厅必须将审批情况定期上报对外经济贸易部备案,并接受指导和监督检查。
六、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0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