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江西省湿地保护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7 09:36:08  浏览:967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江西省湿地保护条例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江西省湿地保护条例

(2012年3月29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湿地保护规划

  第三章 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立

  第四章 湿地保护一般规定

  第五章 鄱阳湖湿地保护特别规定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湿地保护、利用、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适宜喜湿野生生物生存、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潮湿地域,主要包括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泥炭湿地等。

  湿地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重要湿地,是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省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的名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省重要湿地的名录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重要湿地可以通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多用途管理区、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野生植物原生地等形式进行保护。

  湿地资源是指湿地及依附湿地栖息、繁衍、生存的野生生物资源。

  第四条 湿地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公益事业。

  湿地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 湿地保护工作实行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管理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省人民政府湿地保护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研究和协调全省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渔)业、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卫生、旅游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湿地保护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湿地保护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保护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湿地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科技等部门应当组织、支持开展湿地保护、恢复的科学研究,积极推广湿地保护、恢复的先进技术。

  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人员开展湿地科学考察。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湿地保护意识。对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保护湿地资源的义务,对破坏、侵占湿地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或者控告。

  第二章 湿地保护规划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旅游等主管部门编制全省湿地保护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湿地保护规划,会同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渔)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旅游等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湿地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编制湿地保护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水利和水土保持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渔业发展规划等相衔接,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国际公约的要求,并结合本行政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的实际状况,明确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实施方案及主要措施。

  第十二条 编制湿地保护规划,应当通过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经批准的湿地保护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十三条 经批准的规划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原编制和批准程序办理。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湿地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指导相关部门做好湿地保护工作。

  第三章 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立

  

  第十五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湿地,应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一)代表不同类型的典型天然湿地;

  (二)具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特征或者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物种集中分布的湿地;

  (三)候鸟主要繁殖地、栖息地,以及迁徙路线上的主要停歇地;

  (四)对主要水生动物的洄游、栖息、繁殖、越冬有典型或者重要意义的湿地;

  (五)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或者重大科学文化价值及其他特殊保护意义的湿地。

  第十六条 湿地自然保护区根据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分为国家级、省级、设区的市级和县级。

  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可以不受行政区划和资源隶属关系限制,按照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划定。

  第十七条 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办理。

  省级、设区的市级和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分别由省人民政府有关湿地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湿地所在地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跨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有关行政区域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后提出申请。

  第十八条 申请建立省级、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应当组织专家对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并按规定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申报书;

  (二)拟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

  (三)拟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报告;

  (四)拟建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证明材料;

  (五)拟建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及技术、管理人员配置情况等说明材料;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自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申报材料的审查。对申报材料不完备的,应当及时要求申请单位补充申报材料;对不符合评审条件的,应当退回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提出审批建议,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湿地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备案。

  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认为不宜作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应当说明理由,并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知申请单位。申请单位自接到通知之日起半年内,可以向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复评申请。

  经批准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其范围,由省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湿地自然保护区所需管理经费,由湿地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排。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也可以采取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 对生态景观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科普宣传教育价值明显,以及城市规划区内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湿地,可以建立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分为国家湿地公园和省级湿地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及其管理机构的设立和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新建湿地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不得重叠或者交叉。

  第二十二条 设立省级湿地公园,应当向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拟建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

  (二)湿地资源的图表、影像等资料及土地权属证明材料;

  (三)拟建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及技术、管理人员配置情况等说明材料。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报材料的审查。对申报材料不完备的,应当及时要求申请单位补充申报材料;对不符合评审条件的,应当退回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对符合评审条件的申请材料,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会同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旅游等主管部门组织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对有特殊保护价值,但不具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或者湿地公园条件的湿地,可以建立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多用途管理区,或者划定为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植物原生地。

  建立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多用途管理区或者划定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植物原生地,由湿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重要湿地设立保护界标,保护界标应当标明湿地的类型和保护范围。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或者擅自移动重要湿地保护界标。

  第四章 湿地保护一般规定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加强湿地资源监测,建立湿地资源数据库。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结果。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水资源利用规划和调度水资源时,应当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保障湿地的生态功能。

  省人民政府对种植蔓荆等旱生植物改良沙化湿地的,应当予以鼓励、扶持,将其纳入防沙治沙工程。

  第二十七条 在湿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湿地保护规划,维护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得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基本功能和超出湿地资源的再生能力或者给野生动植物物种造成破坏性损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预防措施,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农药,防止造成湿地环境的污染。

  对农用薄膜、农药容器、捕捞网具等不可降解或者难以腐烂的废弃物,其使用者应当回收。

  第二十八条 单位和个人向湿地引入生物新品种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请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农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农(渔)业主管部门对引进的生物新品种应当进行跟踪监测,发现对湿地造成危害的,应当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林业或者农(渔)业主管部门,并采取措施,消除危害。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林业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湿地旅游资源的普查评价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发布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信息,科学引导和管理湿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在湿地区域不得开设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在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内建设旅游设施的,应当征得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管理机构的同意。

  第三十条 禁止在重要湿地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非法围(开)垦、填埋湿地,排放湿地水资源,或者修建阻水、排水设施;

  (二)擅自采砂、采矿、挖塘、揭取草皮;

  (三)向湿地及周边区域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或者在湿地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或者其他污染物;

  (四)破坏鱼类等水生动物洄游通道,采用炸鱼、电鱼、毒鱼、耙网、定置网、机动底拖网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式和渔具捕捞鱼类、螺蚌及其他水生动物,或者在禁渔区、禁渔期内进行捕捞;

  (五)采用天网、投毒、强光、仿声等方式非法猎捕以及非法出售、收购、运输、携带候鸟及其他受保护的野生动物;

  (六)擅自新建建筑物和构筑物;

  (七)破坏重要湿地保护监测设施及场地;

  (八)其他破坏重要湿地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重要湿地;确需占用或者征收重要湿地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征得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同意,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照有关土地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规划区内湿地的保护,维护其生态功能。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禁止侵占或者破坏湿地。确需占用的,应当征得同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同意,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城市规划区内退化的湿地,应当采取措施,恢复其生态功能。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建立健全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对依法占用湿地和利用湿地资源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费,用于湿地生态保护。对因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使湿地资源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给予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五章 鄱阳湖湿地保护特别规定

  第三十四条 鄱阳湖湿地保护适用本章的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条例湿地保护一般规定。

  鄱阳湖湿地区域,包括鄱阳湖丰水期水体所能覆盖的区域范围内具有调节周边生态环境功能的水域、草洲、洲滩、岛屿等,具体范围由省人民政府确定。

  第三十五条 鄱阳湖湿地区域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土保持和湿地植被保护与恢复工作,禁止在鄱阳湖湿地区域内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围垦、毁草开垦、填埋湿地以及其他擅自改变湿地用途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鄱阳湖湿地区域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引导生产经营者从事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提倡采取圈养、轮牧、轮养等措施,适度控制牧畜、鱼、蟹、虾、蚌、菱、莲等动植物的种养规模,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湿地资源的再生能力。

  禁止在鄱阳湖湿地区域种植有碍湿地功能的林木。

  第三十七条 鄱阳湖湿地区域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增加沿湖地区农民收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依托鄱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发展生态旅游。

  第三十八条 鄱阳湖湿地区域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水旱轮作、改水改厕、生物灭螺、封洲禁牧等措施,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因防治血吸虫病等向鄱阳湖湿地施放灭螺药物,负责施药的单位在施药前,应当通报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农(渔)业主管部门和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共同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第三十九条 每年10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为鄱阳湖候鸟越冬期。候鸟越冬期间,在鄱阳湖湿地区域内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不得从事破坏候鸟栖息和觅食环境的活动。

  每年3月20日至6月20日为鄱阳湖水域禁渔期;鄱阳湖鱼类的越冬场所实行季节性轮流休渔禁港制度。

  第四十条 在候鸟越冬期,省人民政府林业、公安等部门和鄱阳湖湿地区域人民政府,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候鸟保护宣传活动,制定候鸟保护工作方案,加强候鸟保护,依法打击猎捕候鸟和破坏候鸟生存环境的行为。

  鄱阳湖湿地区域内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管理机构,以及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设立的湿地保护监测站,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加强执法巡查,保护候鸟及其生存环境。

  第四十一条 鄱阳湖湿地区域内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珍稀水禽、水生野生动物救护机制,及时受理有关救护报告,对受伤、搁浅或者被困的珍稀水禽、水生野生动物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第四十二条 在鄱阳湖湿地区域内应当保证江豚和其他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畅通。确需在洄游通道上修建水工程或者电力、航运等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进行科学论证、评估,并征求农(渔)业和有关湿地主管部门的意见;对有可能影响洄游通道畅通的,应当根据有关部门意见,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四十三条 鄱阳湖湿地区域禁止围湖造地,已退田还湖的地域禁止新建居民点或者其他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退出后的旧房必须及时拆除。禁止移民返迁。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鄱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居住较密集的,可以有计划地组织移民。对迁出后仍从事农业种植的移民,应当安置到人均耕地较多的地方;安排给移民的耕地,应当不低于当地的人均标准。第四十四条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鄱阳湖湿地区域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国际援助湿地项目的实施工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破坏或者擅自移动湿地自然保护区界标的,由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破坏或者擅自移动其他重要湿地保护界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一)擅自在重要湿地内揭取草皮的,处每平方米十元以上二十元以下罚款。

  (二)擅自以围(开)垦、填埋、挖塘方式破坏重要湿地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处每平方米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拒不恢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代为恢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擅自排放湿地水资源或者修建阻水、排水设施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恢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或者林业主管部门代为恢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三)使用耙网捕捞螺蚌的,没收捕捞物和耙网,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四)采用天网、投毒、强光、仿声等方式非法猎捕,以及非法出售、收购、运输、携带候鸟及其他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的,依照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五)破坏重要湿地保护监测设施及场地的,责令其依法予以赔偿,并按监测设施及场地实际受损价值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在鄱阳湖湿地区域种植有碍湿地功能林木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拒不恢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代为恢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候鸟越冬期间,在鄱阳湖湿地区域内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破坏候鸟栖息和觅食环境的,由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从事湿地保护和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湿地资源破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林业、水利、农(渔)业、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实施行政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内的湿地保护,适用本条例对重要湿地的相关规定。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2003年11月27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清理整顿各种政府性基金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清理整顿各种政府性基金的通知
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中发〔1997〕14号)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基金管理,规范政府分配秩序,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经商国
务院有关部门,现就清理整顿政府性基金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清理整顿的范围。各地区、各部门以征收、提取、价外附加、税费附加等各种形式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筹集建立的具有专项用途且目前仍在执行的各种政府性基金(包括资金、附加和专项收费),均属于清理整顿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国务院和财政部及国
务院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愿捐赠、赞助设立的基金,基金会募集建立的基金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建立的专用基金,不属于清理整顿的范围。
二、清理整顿的组织。清理整顿工作采取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方式进行。全国清理整顿政府性基金的工作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别负责组织本地区和本部门的清理整顿工作。各地区的清理整顿工作由同级财政部门
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上级财政部门要对下级财政部门的清理整顿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对本部门直属机构的清理整顿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
三、清理整顿的方式及程序。清理整顿工作采取先清理登记后审核处理的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会同有关部门在清理汇总的基础上对本行政区域内执行的所有政府性基金项目进行登记并提出初审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本部门执行的所有政府性基金项目进行清理登
记并提出初审意见。在清理登记和初审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填写《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表样详见附件一)。在填写时,应分别
列明项目名称、批准机关及文号、征收对象和范围及标准、管理方式、1999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及年终滚存结余等情况(填表说明详见附件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应将审核汇总的《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设立的政
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将审核汇总的《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连同政府性基金的批准文件、清理登记的情况和初审意见的说明,于2000年10月1日前报
财政部。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后,提出对现有政府性基金保留、取消和规范管理的意见,以及加强政府性基金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形成政府性基金清理整顿总结报告,上报国务院审定。
四、清理整顿的监督检查。在清理整顿过程中,上级财政部门要对下级财政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对本直属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清理登记政府性基金的工作结束后,财政部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到一些地区、部门检查清理整顿情
况。对不按规定如实清理整顿、隐瞒不报的政府性基金,一经发现,将其收入全部没收上缴中央财政。对需追究领导责任的,要移送监察机关处理。
五、清理整顿工作的领导。各级财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清理整顿政府性基金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清理登记,确保有关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一:

表1 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
填表单位(盖章): 金额单位:万元
-----------------------------------------------------------
|序|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
|号|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 | 工业部门 | | | | | | | | | | | |
|-|-------------|----|--|--|----|---|--|--|--|--|--|------|
|1 |电力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2 |三峡工程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3 |碘盐基金 | | | | | | | | | | | |
|-|-------------|----|--|--|----|---|--|--|--|--|--|------|
|4 |供配电贴费 | | | | | | | | | | | |
|-|-------------|----|--|--|----|---|--|--|--|--|--|------|
|5 |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 | | | | | | | | | | |
|-|-------------|----|--|--|----|---|--|--|--|--|--|------|
|6 |冶金矿山开发费 | | | | | | | | | | | |
-----------------------------------------------------------

-----

初审意见|

----|

----|

----|

----|

----|

----|

----|

-----
续表
-----------------------------------------------------------
|序|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
|号|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 | 交通通信部门 | | | | | | | | | | | |
|-|-------------|----|--|--|----|---|--|--|--|--|--|------|
|7 |铁路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8 |车辆购置附加费 | | | | | | | | | | | |
|-|-------------|----|--|--|----|---|--|--|--|--|--|------|
|9 |公路养路费 | | | | | | | | | | | |
|-|-------------|----|--|--|----|---|--|--|--|--|--|------|
|10|公路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11|港口建设费 | | | | | | | | | | | |
|-|-------------|----|--|--|----|---|--|--|--|--|--|------|
|12|以港养港资金 | | | | | | | | | | | |
|-|-------------|----|--|--|----|---|--|--|--|--|--|------|

|13|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 | | | | | | | | | | | |
|-|-------------|----|--|--|----|---|--|--|--|--|--|------|
|14|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15|邮电附加 | | | | | | | | | | | |
|-|-------------|----|--|--|----|---|--|--|--|--|--|------|
|16|市话初装基金 | | | | | | | | | | | |
|-|-------------|----|--|--|----|---|--|--|--|--|--|------|
|17|铁路建设附加费 | | | | | | | | | | | |
|-|-------------|----|--|--|----|---|--|--|--|--|--|------|
|18|公路客货运附加费 | | | | | | | | | | | |
|-|-------------|----|--|--|----|---|--|--|--|--|--|------|
|19|水运客货运附加费 | | | | | | | | | | | |
|-|-------------|----|--|--|----|---|--|--|--|--|--|------|
|20|船舶吨税 | | | | | | | | | | | |
|-|-------------|----|--|--|----|---|--|--|--|--|--|------|

|21|适航基金 | | | | | | | | | | | |
|-|-------------|----|--|--|----|---|--|--|--|--|--|------|
| | 商粮贸部门 | | | | | | | | | | | |
|-|-------------|----|--|--|----|---|--|--|--|--|--|------|
|22|散装水泥专项资金 | | | | | | | | | | | |
|-|-------------|----|--|--|----|---|--|--|--|--|--|------|
|23|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 | | | | | | | | | | | |
|-|-------------|----|--|--|----|---|--|--|--|--|--|------|
|24|中央对外贸易发展基金 | | | | | | | | | | | |
|-|-------------|----|--|--|----|---|--|--|--|--|--|------|
| | 农业部门 | | | | | | | | | | | |
|-|-------------|----|--|--|----|---|--|--|--|--|--|------|
|25|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26|育林基金 | | | | | | | | | | | |
|-|-------------|----|--|--|----|---|--|--|--|--|--|------|
|27|水利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28|黄渤海对虾资源保护增值基金| | | | | | | | | | | |
|-|-------------|----|--|--|----|---|--|--|--|--|--|------|
|29|库区维护资金 | | | | | | | | | | | |
|-|-------------|----|--|--|----|---|--|--|--|--|--|------|
| | 城建部门 | | | | | | | | | | | |
|-|-------------|----|--|--|----|---|--|--|--|--|--|------|
|30|市政设施配套费 | | | | | | | | | | | |
|-|-------------|----|--|--|----|---|--|--|--|--|--|------|
| | 科学文化部门 | | | | | | | | | | | |
|-|-------------|----|--|--|----|---|--|--|--|--|--|------|
|31|文化事业建设费 | | | | | | | | | | | |
|-|-------------|----|--|--|----|---|--|--|--|--|--|------|
|32|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 | | | | | | | | | | |
|-|-------------|----|--|--|----|---|--|--|--|--|--|------|
|33|体育彩票公益金 | | | | | | | | | | | |
|-|-------------|----|--|--|----|---|--|--|--|--|--|------|

| | 教育部门 | | | | | | | | | | | |
|-|-------------|----|--|--|----|---|--|--|--|--|--|------|
|34|农村教育集资 | | | | | | | | | | | |
|-|-------------|----|--|--|----|---|--|--|--|--|--|------|
|35|城市教育附加费 | | | | | | | | | | | |
|-|-------------|----|--|--|----|---|--|--|--|--|--|------|
|36|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 | | | | | | | | | | | |
|-|-------------|----|--|--|----|---|--|--|--|--|--|------|
|37|地方教育附加 | | | | | | | | | | | |
|-|-------------|----|--|--|----|---|--|--|--|--|--|------|
|38|地方教育基金 | | | | | | | | | | | |
|-|-------------|----|--|--|----|---|--|--|--|--|--|------|
| | 其他部门 | | | | | | | | | | | |
|-|-------------|----|--|--|----|---|--|--|--|--|--|------|
|39|农(牧)税附加 | | | | | | | | | | | |
|-|-------------|----|--|--|----|---|--|--|--|--|--|------|
|40|渔业建设附加 | | | | | | | | | | | |
|-|-------------|----|--|--|----|---|--|--|--|--|--|------|
|41|价格调节基金 | | | | | | | | | | | |
-----------------------------------------------------------

-----

初审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续表
-----------------------------------------------------------
|序|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
|号|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42|粮食风险基金 | | | | | | | | | | | |
|-|-------------|----|--|--|----|---|--|--|--|--|--|------|
|43|副食品风险基金 | | | | | | | | | | | |
|-|-------------|----|--|--|----|---|--|--|--|--|--|------|
|44|城镇公用事业附加 | | | | | | | | | | | |
|-|-------------|----|--|--|----|---|--|--|--|--|--|------|
|45|旅游发展基金 | | | | | | | | | | | |
|-|-------------|----|--|--|----|---|--|--|--|--|--|------|
|46|复垦基金 | | | | | | | | | | | |
|-|-------------|----|--|--|----|---|--|--|--|--|--|------|
|47|社会福利基金 | | | | | | | | | | | |
|-|-------------|----|--|--|----|---|--|--|--|--|--|------|
|48|公共维修基金 | | | | | | | | | | | |
|-|-------------|----|--|--|----|---|--|--|--|--|--|------|

|49|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 | | | | | | | | | | |
|-|-------------|----|--|--|----|---|--|--|--|--|--|------|
|50|出口商品风险基金 | | | | | | | | | | | |
|-|-------------|----|--|--|----|---|--|--|--|--|--|------|
|51|农村水电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52|农业发展基金 | | | | | | | | | | | |
|-|-------------|----|--|--|----|---|--|--|--|--|--|------|
|53|科技发展基金 | | | | | | | | | | | |
|-|-------------|----|--|--|----|---|--|--|--|--|--|------|
|54|棉花价格调节基金 | | | | | | | | | | | |
|-|-------------|----|--|--|----|---|--|--|--|--|--|------|
|55|残疾人福利基金 | | | | | | | | | | | |
|-|-------------|----|--|--|----|---|--|--|--|--|--|------|
|56|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 | | | | | | | | | | | |
-----------------------------------------------------------

-----

初审意见|

----|

----|

----|

----|

----|

----|

----|

----|

----|

----|

----|

----|

----|

----|

----|

-----

表2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
填表单位(盖章): 金额单位:万元
---------------------------------------------------------
|序|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
|号|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1 |一、省级批准设立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7 |二、地市级批准设立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14|三、县及县以下批准设立|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

初审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表3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
填表单位(盖章): 金额单位:万元
------------------------------------------------------------
|序 |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初审意见|
|号 |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
|1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

附件二:
填表说明
1.《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表1)》,主要反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国务院和财政部及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已列出具体项目)。本表按财务隶属关系和收入归属分别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总填报;《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表2)》,主要反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汇总填报;《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表3)》,主要反映除表1所列
项目外,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本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总填报。
2.“填列单位”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3.“项目名称”栏。除表1所列项目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应将本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项目,按审批级次填列在表2中;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将本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填列在表3中。
4.“使用部门”指有关政府性基金的资金具体使用部门。
5.“管理方式”指预算内管理、预算外财政专户管理或部门自行管理。
6.“1999年度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按部门和单位的财务隶属关系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归属填列。属于中央收入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填列,属于地方收入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填列。
7.“初审意见”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对所列政府性基金项目的初审意见。主要对现行基金项目提出包括取消、保留、降低征收标准、缩小征收范围、调整征收年限等意见,并说明审核依据及理由。



2000年7月28日
物业服务合同法律性质刍议

潘 徽 刘 颜

2002年深圳物业管理行业的上空一直弥漫着“纷争、整顿、调整、反思”的气氛,《住宅与房地产》评出2002年度深圳物业管理行业十大新闻,“东方半岛花园物业管理费上调引发连环纠纷”忝列其中。该刊相关报道全文如下:
  
2002年3月17日,深圳市布吉东方半岛花园小区因物业管理费上调一事引起部分业主不满,接连引发原业主委员会被全部调整,新业主委员会强行招标,中标的深圳市北方物业管理公司与原恒兆基物业管理公司在小区对峙,恒兆基物业管理公司诉新业主委员会违反合同等事件发生。整个事件所折射出的关于物业管理合同的性质、物业管理权属的移交程序及业主委员会的赔偿方式和制度建设等问题,引起深圳业界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目前该事件正由深圳仲裁委员会主持仲裁解决当中。

2003 年3月21日,深圳仲裁委员会作出了终局裁决。由曹叠云担任首席仲裁员的仲裁庭作出[2003]深仲裁字第151号深圳仲裁委员会裁决书的裁决如下:

(一)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自2003年4月1日起继续履行双方2001年2月18日所签
《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二) 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自2002年8月1日至被申请人采取措施恢复申请人的管
理状态之月的物业管理酬金损失,每月以1.7万元计算。
(三) 和(四) 本文略。
本裁决为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深圳市恒兆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随后向法院申请执行。时至今日,作为终局裁决的该仲裁裁决并没有执行,东方半岛花园仍由深圳市北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新旧物业公司也没有移交整个小区的物业管理资料,小区物业管理费拖欠情况比较严重。物业管理业界和法律人士都非常关注该案的执行,对业主委员会能否全面履行义务、如何履行义务表示关切。

6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国务院令第379号《物业管理条例》,将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将是物业管理行业规范发展的新起点。 5月,由梁慧星担任课题组负责人的中国民法典立法研究课题组提交的《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已经正式出版,这是从1998年初开始恢复的民法典草案编篡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虽然法律不具有溯及既往效力,笔者还是愿意结合新条例和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对物业服务合同的法律性质发表一些初浅的看法,如果能够为法律界和物业管理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则幸甚。

《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现代市场经
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多种新的合同类型。物业服务合同就是其中的一种。物业管理是为维持或者增加不动产及其附属设施的使用价值、维护不动产及其附属设施的使用安全和使用秩序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物业管理的权利来源归属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物业服务合同是物业管理人依据《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或《物业服务合同》的规定,为业主持续进行物业管理服务,业主或使用人按照约定按时支付物业服务费用的合同;物业服务合同的内容应当包含物业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双方权利义务、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和违约责任等。物业服务合同的本质是反映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具物权关系的民事合同,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合同。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合同类型,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对委托合同有专门规定。物业服务合同与委托合同有一些“近似”,但与纯粹的委托合同有差别。并且这种差别是明显的、实质的差别,这种差别足以使物业服务合同构成一种新的合同类型。

委托合同是委托代理发生的基础,民事主体通过委托扩大了活动空间和范围,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委托合同的订立以双方当事人相互信任为基础。委托人之所以选定受托人为其处理事务,是以其对受托人能力和信誉的了解,相信受托人能够处理好委托的事务为基础的;受托人接受委托也是基于对委托人的了解和信任。没有当事人双方相互信任和自愿,委托合同关系不可能建立。从而,当事人双方均享有任意终止权,可任意终止合同。《合同法》第410条明确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这一点使委托合同具有了区别于其它任何合同的本质特征。而在实践中,如果允许物业服务合同的任何一方随时任意地单方解除合同,对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影响将是致命的,甚至给物业管理行业带来一种灾难。试想,只要双方的“信任”有所动摇,不问客观上是否有理由,可以随时、任意地行使解除权,将是什么后果?势必造成物业管理企业短期行为,小区管理极度不稳定,从根本上造成对全体业主利益的损害,并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激化各种社会矛盾。《物业管理条例》规定选聘、解聘物业管理企业的权利由业主大会行使,且必须经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所持投票权2/3以上通过。

委托合同以处理委托人事务为目的。委托合同的标的是处理事务的行为,是
典型的提供劳务合同。现代建筑新技术、楼宇科技、设备设施的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的发展,使物业管理向“服务集成商”转变,物业管理的管理服务将发展成为一种系统化、专业化、技术化的综合性有偿服务,并不是简单的事务。国家鼓励物业管理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技术的创新领先是物业管理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物业管理的服务必须与现代建筑产品保持同步领先。物业管理的核心还在于满足和超越顾客不断增长的需要。专业电梯工程、专业清洗、环境园林工程等专营公司的大量涌现,使得“业主大会+物业公司+专业公司”的未来物业管理模式必将成为主流。

委托合同中受托人应对委托人尽忠实义务,必须亲自处理和报告,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需要变更委托人指示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受托人以委托人名义开展活动,受托人行为的法律后果、所得收益和支出的费用在委托范围内由委托人承担和享受。物业服务合同中,物业管理公司是以自己名义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并且,由于物管企业对自己品牌的“树立”可以形成商誉,成为无形资产,享有知识产权。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知名品牌公司对小区的管理可以提升小区知名度和公众形象。物业服务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义务、管理者酬金、违约责任、侵权责任都应明确规定,双方当事人各自分别承担和享有,物管企业必须获得利润才能获得生存。

但《物业管理条例》是行政法规,物业服务合同的法律性质应由上位法来明确。中国历史上实行专制体制,历代法典均属刑法,并无现代意义上的民法。编篡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进行民法典编篡,均告中断。改革开放后,1998年初,起草民法典的条件已经成就。《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于2002年8月全部完成,分总则、物权、债权总则、合同、侵权行为、亲属和继承共七编,八十一章,一千九百二十四条。其将“物业管理合同”单列为第五十二章,共十四条。但是笔者认为,该草案对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性质归位于委托合同是值得商榷的,对委托人和物业管理人的合同解除权的规定尤其值得物业管理界注意,引起重视。第1318条物业管理合同的定义为“物业管理合同是物业管理人受业主或者业主团体委托,为委托人持续处理物业管理事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第1331条“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委托合同的有关规定。”第1327条“委托人可以随时解除物业管理合同。”第1328条:“物业管理人不得解除物业管理合同,但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的除外。”①

原《合同法》直接规定了十五种有名合同,《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增加到三十种。经笔者考查,除原十五种外,新增存款合同、借用合同、雇用合同、项目建设运营合同、物业管理合同、教学培训合同、医疗合同、餐饮合同、住宿合同、旅游合同、演出合同、出版合同、合伙合同、保证合同和独立保证合同共十五种。虽然没有出现“服务合同”的归类,但“服务”的概念已经明确。如第1349条“医疗合同是医方受患者的委托或者基于职责,为患者施行治疗、防疫、保健或者医学检查等服务的合同。”第1372条“餐饮合同是就餐人交付费用,餐饮业经营人提供餐饮服务的合同。”第1381条“住宿合同是住宿人交付费用,旅店业经营人提供住宿服务的合同。”第1396条“旅游合同是游客交付费用,旅行社提供旅游服务的合同。”②

不同类型的合同所涉及的合同内容、合同方式、合同目的都应该有着本质的差别。“任何法律上的分类均涉及两个问题:一为区别标准,一为区别实益。”③合同的不同类型划分不光要反映社会现实,准确界定交易的性质,还要通过民商法律的规定保障交易的安全、推动交易的便捷,充分保护主体的权利,符合主体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要求,从而构建法治社会。因此,笔者建议,将物业管理合同、医疗合同、餐饮合同、住宿合同和旅游合同归位于“服务合同”,将服务合同作为单独一章单列,按一般规定和各小类合同分节。

2002年10月22日国务院办公室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草案)》向社会大众征求意见稿,收到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共计近4000条,条例吸收社会各界意见与建议近50%,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出发展为重、平衡利益、保护弱者的观念,此次征求意见是进一步增强政府立法工作透明度的一次尝试和探索,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是成功的、有益的。④笔者衷心希望这些成功的、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成果能够在民法典起草和编篡中得到体现,那么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才会迎来更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①②中国民法典立法研究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 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法律出版社,2003.3
③王泽鉴 《民法概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
④中新网6月20日电《政府立法彰显民智 物业管理条例采纳民意近50%》

作者单位:
潘 徽 贵州省黔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刘 颜 广东信通律师事务所


本文发表于《现代物业》2003年8月期